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机械知识 > 机械杂谈 > 正文

来到德国念硕士,才知道什么叫严谨

作者:机械圈日期:2015-03-25 22:13:58浏览:364分类:机械杂谈


搬家翻出了硕士期间的一份实验报告副本,原稿已经上交了,对比之下感慨良多。

记得本科时期做实验,大学物理、电工电子、机械设计工程材料等等,都是专门的实验报告纸,大概A3大小,有时候只写正面,偶尔正反面写满。每次都是抄一抄实验手册上的套话,或者抄别人的报告,填进自己的数据。就这么糊弄过去了。

来德国读硕士之后才知道什么是严谨。一个实验,做4次,每次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。助教先讲一遍,然后站在边上看着你操作,发现你确实犯错了,会让你停下来,告诉你做错了,然后在显示终端指给你看,你的错误导致了什么变化。实验结束之后的数据自己拷贝下来,再去分析室分析数据,导出结果。一个这样的实验,我们要花整整一周的时间写实验报告,一般都要写40页甚至更多,没有人会告诉你实验数据的讨论应该说什么内容,也没有人会跟你说哪些是误差,误差为什么出现,只有自己实验的时候主动问助教,或者自己上网查可能的原因。报告写完之后排版,做封面,装订成册上交。

看完一份实验报告,一个没有做过相关实验的人能明白这是什么,怎么操作,数据走势,结果讨论,误差分析,等等,一目了然。

并不是我们生来就这么严谨,因为在国内读大学的时候也是抄数据抄报告,一路这么混过来的。到了德国看见别人都这么做,你也就自然跟着有样学样。人造就环境,同时环境也会影响人。我想,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德国的制造业经久不衰,而中国的制造业始终上不去的根源。

来到德国念硕士,才知道什么叫严谨

有人问:

国内会给一周时间写报告?

老德Alex答:

会。准确地说,国内不会规定一个定死的时间,基本上就是做完实验大家写报告,一两个小时绝对就搞定了。班长或者学习委员看大家都好了,就收齐了交给老师,一般也是一周时间,这周做的实验在下周做实验的时候交报告。但是国内对这些东西压根就不在意,一人一张纸,交了就好了,迟一周或者三四天交,补交了就行。每次都有一两个同学先写,写完大家一起抄一下,所以更不存在时间赶不上的问题。报告到底有没有批改,有什么错误,成绩如何,统统不知道。

德国大学的做法不一样,以我的经历为例,规定一个时间,一般是周五下午4点之前,必须把报告交给教授的秘书或者助教,他们拿到报告的时候会打开保险柜,从里面找出相应的印章,在报告册的封面盖上章,签上字。只要过了截止时间,这门实验就不及格,没有商量的余地,下次重做。如果其他事情也很多,时间紧张赶不及,教授也不会给你延长时间。助教批改报告的时候,如果发现有错需要修改,会再通知我们把报告拿回去做相应修改。偶尔有认识的同学之前做过相同的实验,最多就是问一问取取经,没有人会把自己写过的报告送给你抄,也没有人会去四处找以前的报告。

有人问:

也不尽然,我们那会班里还是有几个人的是自已亲身做的,撇过环境不说,因为这是你没有能力改变的,最鄙视的人就是拿环境说事的,找借口的,按楼主的说法:德国环境好德国拉出一个研究生,都比中国拉出来的强了,你莫望了,科学靠的不是大众,无论在那个国度,走在最前的就是那么几个人,爱因斯坦世界就只有一个。而中国的制造业输的不是技术,是观念。

老德Alex答:

当然,每一个学校每一个专业甚至每一个班,都有几个是亲身做的,但是这个比例实在少得可怜。

对于机械来说,我的看法不同,机械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靠发展科学了,靠的是技术,Science和Technology是不能对等的。正确的观念不一定能带来科学的发展,但是肯定能带来技术的发展,技术和观念分不开。一两个人的理论研究完全可以让科学进步,但是要想技术发展,必须靠大众的力量!

有人问:

看看我们最近国内关于马桶盖的问题,引发的舆论,显然很多人不理解工匠精神,不知道技术和品质,不知道支持国家企业!

老德Alex答:

日本的马桶盖我没有用过,但是我相信虽然都是made in china,但是出口的品质和在国内卖的肯定不一样。

给你举个例子,我认识一家青岛做水产的企业,来欧洲开拓市场,首站选在比利时和葡萄牙,因为相对英国德国这些国家,比利时和葡萄牙的品质要求要稍微差一点,他们现有的条件还不能生产出符合特别高标准的产品。就算是出口比利时和葡萄牙的水产,他们都是单独的生产线生产,和国内市场的生产线完全分开。

所以我认为马桶盖在哪里生产是次要的,卖给哪里才是主要的。这就是国内的观念,能差则差,不会平白无故增加自己的成本。


暂无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。

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:

请填写验证码

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