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机械知识 > 机械杂谈 > 正文

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(一)

作者:机械圈日期:2015-03-25 22:18:11浏览:649分类:机械杂谈


我十年前到日本留学,读书三年半,硕士毕业,专业是化学工程,chemistry engineering。毕业后,因为会一点CAD,所以就找了机械设计方向的工作。

前两年在一家大企业做派遣社员,一年是3Dmodel 机械设计,一年是做实验。之后转职到一家小企业,半年在车间实习,半年做设计,然后是雷曼危机,就没什么活儿了,到丰田和aisin的生产线去干苦力各半年,各种累。

去年转职,到现在的单位,开始做一些产业机械的设计工作。对于日本机械行业的认识,只能就接触的部分发表一些感想。我自己在来日本后也一直在想,日本究竟靠什么发展经济发展技术的。读书时接触了日本的大学和大学生,打工时候接触一般的市民,工作中接触技术人员。感觉有两个地方我们做的稍微有点差距。一个因素是communication。

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(一)

刚来日本就体会到日语的客气,他们每天说的谢谢与对不起,或许要比在国内职场里说的更多一些。这些语言在客观上或许可以起到一种润滑剂的作用,让业务的运转更为顺畅。同时也是一种尊重,或者说是一种非不尊重。这些礼貌用语是表达心情的东西,也许会被认为是客套,但实际上把他们去掉,则会感觉怪怪的。比如在公司里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要一份资料,会说“对不起,那个资料可不可以给我看一下。”对方确认一下资料的内容,然后递给他,他会说“哦,不好意思了,谢了。”这两段话如果把礼貌用语去掉的话,再感觉一下,就觉得缺点什么。

在其他帖子里也有说过,你如果想让师傅教你东西,首先你要让师傅觉得,教完你你会对他好会记住他,而不是转身就走从此同路人。如果你做不到,或者说你不能给师傅这个感觉,那师傅就会不安,算了不教了,现在白眼狼这么多。初次见面对一个人,如果表现得礼貌一些。那么就是说,我是有礼貌的人,是有来有往的人,我是会表示感谢的,如果可以的话请您对我好一点。

顺便说一下日语里常说的“请多关照”,直译过来是“恳请您对我好一点儿”的意思。论坛里曾经有个帖子说过,初次销售,卖的是礼貌,或许也是这个意思。所谓企业文化,说的就是,你对这个企业里的人说句话,他会有什么样的对应。这个对应,也就是预想到可能会发生的结果,就是一种氛围,就是一种企业文化。企业文化的不同,决定了在个氛围里办事,心情会怎样,会不会很smooth地解决问题。

另一个因素或许就是认真确认,逻辑思考。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,因为确认不足,经常被指出。逐渐地,什么都要确认,螺丝的长度,零件的数量,钢板的厚度。尤其是某处修改之后,和修改之处相关的部分都要一一确认。包括生活中,有些事,觉得差不多就行了,结果去了一看,不行,就是缺乏确认。我开始工作的时候,有时候办事不力会被上司说 amayi ,就是幼稚的意思还有点别的意思,就是说我面对一个事情,心里想的是 我希望的那种, 对我有利的那种,我容易去做的那种 情况。

但实际上并不是,结果就是出现了偏差出现了问题。关于逻辑思考,说的是,有时候需要征求意见的时候,对方不是直说 那样去做。而是说,因为某某,所以请那样去做。小孩子在商场里乱跑,家长不是说 别跑。而是说,因为危险,所以别跑;或者说,如果撞到别人就不好了,所以别跑。

至于技术上的东西,我觉得有可能差距并不是那么大,当然我接触的内容也不太高深。我们公司产品的图纸,厚厚一本,拿到国内的话会怎样呢?

曾经有个帖子里有朋友说,国内零件加工这里放水一点,那里放水一点,加起来就不行了。我们公司的机器在国内施工的时候,旁边有国内的配套设施也在安装。但有时候就会看到对方在对付,管子对不上了,就歪一点,实在有点错位,用玻璃胶。

最后说一句,这不是能用么?对于这样的做法,只能说,恩,能用。这里涉及到另一个氛围的问题,就是如果认认真真去做了,结果却没有任何认可和回应,就是一种失落感。反而是不认真做的事却侥幸通过了,可以拿来当作话题来吹嘘。这不是一种良好的思想倾向。顺便加一句就是,一个工件,花了半天功夫认真做下来,或者是一个设计要求,辛苦想出来了一些创意来满足之,另一个人过来看出来辛苦了,说“干得不错,挺了不起,辛苦了。”这样,感觉辛苦也没白费。这叫有来有往。但是,如果没有这样说话的,那就是有去无回,那么认真干活的动力,还会有多少呢。辛苦付出努力,却不会换来一句正确的评价,一般人都会有一些小小的失落感吧。

暂时想到这里。我也在继续观察。工作不易,生活艰难,谨祝各位技术朋友工作顺利,日有所得。

by 子子


暂无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。

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:

请填写验证码

关灯